中国“神秘航母”下水海试了,到底干啥用的?美媒直呼重大威胁
今年十月,西方商业侦察卫星在中国南部某造船厂发现了一艘外形奇特的船舶。有人猜测它可能用于军事目的,也有人认为它是民用船舶,吵的不可开交。就在最近几日,这艘造型独特的水面舰艇已经出海试航,相关的航行照片也已在网络上公开,至此这艘船的身份也大概能确定了。
一、低干舷、高民用化设计,军用舰艇可能被排除?观察该船型的独特设计,不难发现它属于低干舷船舶的范畴。低干舷通常意味着较差的抗浪性,容易导致舰艏上浪,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该船作为军用舰艇的可能性。
进一步观察试航期间被拍摄到的船楼外观,更加坚定了这一判断。船楼的设计显得过于民用化,与军用舰艇的严谨和实用性大相径庭。
后方的船岛像是一个烟囱,但其位置却不同寻常地放在了船艉,而非通常的船体舯部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舯部的船岛,一个巨大的四层楼上建,外部装饰着舷梯、走廊、大型舷窗和成排的舱门,这种设计在军用舰艇上是难以想象的。
展开剩余75%军用舰艇为了保障上层建筑的强度和安全性,通常会避免过多的舱门和大型舷窗,更不可能在上面建外部设置舷梯。
因此,在目睹了该船出港的视频后,我们可以确信,它并非军用舰艇,更不是所谓的廉价版两栖攻击舰或验证船。
如果要进行无人机海上作战的验证,完全可以在现有的075型两栖攻击舰上进行,没有必要专门建造一艘干舷低、高海况运作能力差、设计奇特且缺乏完备船电系统的验证船。这样的设计显然不符合军用舰艇的实际需求。
既然跟军用舰艇没啥关系,这艘看起来像是两栖攻击舰的玩意儿到底是个啥?
二、招标公告现端倪,全球首艘全通甲板科考船?早前,某造船厂发布了一份招标公告,其中详细阐述了竞标船舶的规格要求:该平台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设计,船体长达200米,跑道宽25米,型深16.5米,吃水5米,经济航速12节,能在7级海况下安全航行,4级海况下执行作业。
其结构为钢制,配备双可调螺旋桨与柴电混合推进系统,方形船艉及双岛式上层建筑上设有大型特种甲板作业区、海洋调查与科学考察试验平台,舰艏预留机库,舰艉预留坞舱。
这艘造型独特的船只,正是我们眼前所见的类似两栖攻击舰的民用版本,或可称为全球首款全通甲板海洋科考试验船。
该船能搭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,进行广域搜索、拍照及摄像,无需岸基支持即可前出远海执行任务。除了全通式飞行甲板,船艉坞舱的设计也预示着其携带无人艇、无人潜航器等设备的可能性。
该飞行甲板不仅可用于部署无人机,更是一个多功能的试验平台,可安装钻机、打捞设备、深潜器等,并设有科考模块接口,便于储存与分析海洋科考样品。
此外,该船舯部船岛顶端的大型桅杆及球状天线罩,似乎暗示着其具备无人机蜂群控制的能力。这一设计或可用于海上试验多架无人机协同任务,以及无人艇蜂群的试验,为海洋科考与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探索平台。
至此谜题差不多解开了,可美媒又唱反调,有点别的想法。
三、科考船蕴含军事潜力?美媒安的什么心?美媒认为,这艘科考船蕴含军事潜力,其形态转换迅速,若实现快速建造,将对美军构成重大威胁,迫使美方需提前布局应对策略。
美媒进一步指出,这款平顶船出自以大型商用船舶制造著称的广船国际之手,其业务范围虽涵盖油轮、矿石运输船、滚装货轮及半潜式重型运输船等,但偶尔也涉足重型气垫船与054A护卫舰的建造。
这样一家看似“跨界”的船厂,竟能打造出近似“准航母”级别的产品,无疑为中国海军的主力造船企业预留了更多精力,以专注于更高端的海上力量建设。
据美媒推测,该舰艇或于今年5月启动建造,并于9月10日至10月9日间成功下水。若此推测属实,则意味着从开工到下水不足半年,如此惊人的建造速度,简直令人叹为观止。
未来若发生战争,中国造船业完全有能力批量建造此类轻型航母,并配备大量无人机,形成饱和打击能力,对任何潜在威胁实施有效震慑。
可以看到,美国的“航母焦虑”又犯了,故技重施再炒“中国威胁论”,然而事实上中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节奏推进舰艇建设,无需像某些国家那样,在国际舆论的重压下只能偷偷进行军事扩充。
发布于:河南省